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王璐璐 通讯员陈希洵 潘国欣报道:“在这个摩天轮上,哪位同学能指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11月23日上午,一场直观、生动的跨区域可视化教学课堂展示活动在佛山市华英学校举行。与此同时,在双鸭山、赣州、郴州、玉溪等11个与佛山开展教育对口合作的城市,以及伽师、台江等5个教育协作地区,有超过20000名的教育系统干部、校长及骨干教师通过直播形式共同参与。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定南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借此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共同探讨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发挥互联网优势,分享信息化教学智慧与经验。

可视化教学课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

可视化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形态。在佛山市华英学校主会场,数学教师蔡萍运用图表、图形、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丰富的可视化素材和手段,通过建构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函数这一抽象的概念。


【资料图】

“本来要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思维过程,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降低了学生处理和理解信息的难度。” 佛山市华英学校校长何轩介绍,目前,学校在各个学科中积极应用可视化教学方式,全面推广思维导图等工具。“很明显的一点是,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都有所提高。” 何轩表示。

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中数学《函数》可视化课堂展示。部门供图

在南海实验中学,陆慧敏老师也带来了初中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可视化课堂展示,充分调动学生感知觉来获取信息,并在教学中注重场景可视化来降低认知负荷,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逻辑。与此同时,南海实验中学各学科围绕学科特点和科组优势也进行了可视化教学特色探索。比如,中华诗词大会中将诗词意蕴与美术、书法、音乐融合展示,历史课中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时间脉络,让学生把学习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呈现,做到可见、可读、可传递。

南海实验中学初中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视化课堂展示。部门供图

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岑健林介绍,佛山在“十三五”之初便启动了可视化教学行动研究,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课堂的教学结构、老师的信息素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都有了较大提升,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更强。

跨区域可视化教学研究助力教育对口合作

近年来,佛山通过发挥互联网优势,与教育对口合作地市的教师实现互动,实现可视化教学共享,将理论经验辐射出去,为促进不同区域的教育公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佛山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要部署开展教育对口合作,现有11个教育对口合作城市和新疆伽师、贵州台江等5个教育协作地区。2015年以来,佛山市与对口城市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累计超过700个,组织超过100所次学校结对,开展市级公开课127次,培训教师40000余人次。其中,佛山市华英学校数学科的可视化教学课题研究就与新疆伽师的兄弟学校开展了合作,通过课例视频、课件等资源共享,将研究成果、成功经验推广到新疆地区,促进当地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许多对口合作城市的教育部门和教师反映,云端对口合作具有“投入少、覆盖广、成效高、可持续”的特点,为对口合作城市培养“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联合开展可视化教学专项课题研究、专家讲座、课堂展示等活动,带动了教师教育教学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转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明显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率、效能与效益,受到佛山及合作城市师生的好评。

佛山市教育对口合作“跨区域可视化教学课堂展示活动”举行,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定南致开幕词。部门供图

“通过联合开展‘可视化教学行动研究’,整体提升了我市与对口交流合作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教学智慧共享,以云端合作助力打造‘五好’教育新形态。”胡定南表示。

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为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成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市,其成功经验向全国辐射。目前,全市100%中小学校实现“校校通”;100%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人机比达5:1,师机比达1:1。全市中小学实现了“网络通、信息通、管理通、资源通、教学通”,并通过宽带接入佛山教育城域网。100%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络,100%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佛山市教育信息化正向智能化迈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