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国内第一个公开发布的跨链协议——陆羽跨链协议(Luyu Cross Chain Protocol)举行线上发布仪式。会上,杭州亦笔科技、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微众银行、溪塔科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软件中心、中国银联创新中心、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分布式数字身份产业联盟等18家单位联合发布了《陆羽跨链协议白皮书》。

18家单位联合发布,建立联盟链世界的“通用语言”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区块链应用已延伸到金融、政务、版权、智能制造、司法存证等多个领域,推动了区块链生态的多元化。但是,针对特定场景构建的区块链应用较少考虑到互操作性的需求,几乎每个区块链应用场景都具有独立、自治的生态,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和价值的“孤岛”,不同行业间的数据无法被有效利用,阻碍了区块链应用场景的生态融合。

陆羽跨链协议就是不同的联盟链技术互联互通开展联合研究探索,建立区块链与区块链之间、区块链与应用服务之间,互相沟通与交流的“通用语言”。有了这套“通用语言”,实现了不同区块链平台间的信任扩散、信息传递、资产流转。

作为陆羽跨链协议的“说明书”,《陆羽跨链协议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总结了当下区块链应用发展割裂和碎片化的现状,围绕“如何实现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使不同区块链能够协同工作”,从理念、功能、设计、应用场景等各方面,重点阐述了陆羽跨链协议。同时,这套协议将秉承开源开放、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一个统一、灵活、易用的陆羽生态圈。

三大技术优势,打造开放共享、统一易用陆羽生态圈

作为《白皮书》的学术顾问,原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在会上表示,陆羽跨链协议具有三方面突出的技术优势。

一、标准化的统一性。该协议建立了跨链交流的标准语言和可信源访问的通用机制,可以屏蔽不同可信源之间的细节差异,实现不同可信源的统一调用,保证信任扩散、信息传递、价值流转的效率。

二、互操作的包容性。该协议建立包容性的接口逻辑和统一的互联架构,能够适配各种不同类型的可信源,实现不同网络架构下的可信源的互通。

三、验证机制的安全性。该协议可以构建统一的身份体系,并与各可信源自有的身份体系建立关联,消除不同可信源之间的身份认证的屏障,同时支持对不同可信源的数据进行密码学的验证,从而实现身份可验证,数据可信赖的跨可信源的互操作。

打造分布式商业模式,实现万链互联

陆羽跨链协议可以广泛应用在资产跨链、跨境物流、联合举证、万链互联等不同场景。协议搭建不同商业间的信任桥梁,使天堑变通途,最终达到分布式商业模式,实现万链互联。协议从技术角度解决成员间的信任问题,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使得替换成员的磨合期大大缩短,大幅提升联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亦笔科技作为区块链司法服务的技术提供商,对于区块链的跨链技术已有多年经验积累,研发的司法联盟链,仲裁链、区块链跨链协作平台等多个产品在司法领域已成功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法院、仲裁委、金融监管机构、律所等众多客户。亦笔科技的跨链协作解决方案在跨链数据共享、联合举证、广域存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动了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存证服务间互联互信,实现存证数据跨链校验,跨链存储,完成同构及异构链之间的可信互通和业务协作。解决方案深化了金融机构和司法机构,金融监管与司法审判的跨部门互通、数据共享、降低金融纠纷化解成本,节省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

未来,亦笔科技将继续深耕区块链技术,以打通各种可信数据源为目标,实现区块链系统以及传统中心化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认、互联、互信以及互访,让信任可以在各种信息化系统中无障碍的流通和传播,构建一个全新的数据信息时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