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与普及进一步提速。随着疫情期间消费者行为的转变,数字支付公司Visa已将重点放在加强支付安全上。Visa中国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曹明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速演变的数字商务发展趋势对支付安全提出了挑战,支付行业内的参与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欺诈行为,以给予消费者稳定可靠的支付体验。Visa将坚持全方位、多层次的支付安全战略,从数据保护、数据脱敏、数据挖掘和协同应对四大方面确保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负责任的创新。

随着数字商务成为主流,消费者购物和交易呈现了新的趋势。曹明表示,首先,由于消费者优先考虑健康和安全,非接触式支付和感应支付基础设施将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亚太地区,一半的面对面Visa交易均为非接触式交易。Visa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钱包将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主要支付方式。第二,消费者重新定义了日常必须服务,他们希望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想要的产品和服务。这意味着需要更快捷、更顺畅、更方便的购买和支付体验。第三,电商与实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Visa数据显示,不包括旅游在内,全球电子商务基于Visa卡/账号的支付量在上一季度同比增长逾20%,而印度和新加坡的电子商务支付量在过去三个季度平均增长至少30%。这种转变可能会持续下去。“即使消费者开始回归实体店,电子商务增长仍然强劲。”他说。

加速演变的数字商务发展趋势对支付安全提出了挑战,后疫情时代的欺诈形势也更为严峻。“受到疫情的影响,跨境交易活跃度下降,因此目前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监测到的欺诈率是有所下降,但是伴随着跨境交易的逐步恢复,我们认为整体的欺诈率会进一步上升。”曹明说。他表示,Visa发现,欺诈分子瞄准交易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其攻击行为都有所升级。比如,在申请账号阶段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欺诈;在进行身份验证时以网络钓鱼的方式攻击账户接管;在交易授权环节采用CNP(Card Not Present, 卡片不出现的交易)欺诈、卡号攻击等。

支付安全是建立信任的基本要素,因此支付行业的参与者必须满足消费者安全、方便和快捷的支付体验的期望。来自2021年Visa亚太区安全峰会的消息称,预计2024年全球范围内卡片不出现的交易(Card Not Present, CNP)将面临的欺诈交易金额恐将达270亿美元,未来在支付安全方面需要着重考虑和防范欺诈风险。

曹明表示,Visa将持续遵循监管要求,与金融机构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一道,协同创新,进一步敦促支付行业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欺诈行为。Visa坚持全方位、多层次的支付安全战略,从数据保护、数据脱敏、数据挖掘和协同应对四大方面确保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负责任的创新:在数据保护层面,遵从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 (PCI DSS),实行点对点加密,保障交易数据安全;在数据脱敏层面,利用EMV芯片技术与标记化技术降低支付数据价值;在数据挖掘层面,采用大数据风控产品与3DS身份验证方式分析及预防欺诈;此外,Visa号召各方参与者在这场抵御风险的战役中协同应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