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和收益率双双降低!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创下2017年6月份以来新低水平。此外,7月份新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3.57%,环比下跌2BP,同比下跌18BP。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结构性存款规模或继续压缩,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也会逐渐下降。对银行来说有利有弊,虽然可以降低负债成本,但是揽储难度更大。

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创新低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近日不完全统计(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数据,7月结构性存款发行数量共1496只,环比下降6.67%;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447只,美元结构性存款49只。

此外,据央行数据,截至2021年6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环比下降4.89%,同比下降44.21%,创下2017年6月以来的新低水平。6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相对于2020年4月顶峰时期共下降了50.24%,已经腰斩。

“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主要是受政策影响,监管仍在持续规范结构性存款市场,一方面防止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回升,另一方面防止银行发行收益过高且与风险不匹配的结构性存款,抬高整个银行业负债成本。”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央行在引导实际利率下行、银行净息差水平收窄,部分银行也在主动压缩高成本存款的量价水平。

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环比下跌2BP

记者注意到,银行结构性存款曾是银行高息揽储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而言,其利率已然不占优势。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来看,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7月份新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21天,较上个月增长4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3.57%,环比下跌2BP,同比下跌18BP。其中,国有银行平均期限为9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6%,环比下降5BP;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为177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84%,环比上涨10BP。

在到期收益率上,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7月份到期的结构性存款共2028只,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979只,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38%,环比上涨10BP,同比下跌19BP。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平均到期收益率分别为3.47%、3.19%。7月份到期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中,有1185只同时披露了预期最高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有1078只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占比90.97%,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比例分别为96.93%、47.18%。

上市公司纷纷认购银行结构性存款

在规模和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双双减低之际,银行结构性存款受到上市公司的偏爱。记者注意到,近期,A股上市公司频繁发布拟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今年以来认购金融已超过6000亿元,其中,银行结构性存款成为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主力军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共有10余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委托理财公告。如平潭发展7月7日发布的公告披露了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的主要情况,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最高存量额度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含本数),其购买的7只理财产品均为结构性存款。

“和银行普通存款相比,结构性存款具有期限短、收益高的特点;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结构性存款的优势在于更安全,中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基本上都100%保障本金安全,受存款保障制度保护。” 刘银平说道。

对于银行结构性存款未来的发展,刘银平表示,结构性存款规模或继续压缩,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也会逐渐下降。“对银行来说有利有弊,虽然可以降低负债成本,但是揽储难度更大。银行需要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用户黏性,另外也要主动拓展资金来源。”刘银平说道。

推荐内容